西京长安,魏王李泰府。
谯国公柴绍一脸喜气的快步进了李泰的书房,高声大笑道:“恭喜殿下,贺喜殿下,殿下的好日子就要来了。”
“这不节不庆的,本王何喜之有啊?”魏王李泰自书案后站起身来,盯着这滑头的老家伙,心里直犯嘀咕。
准是父王在前线又传来了什么捷报,不然还能有什么喜事?
自从蜀王李恪带领一万关中义士前往辽东,又被李世民留在了身边听用,李泰的心里就七上八下的,总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。
如今太子被废,晋王被贬就藩外地。
蜀王李恪就成了他仅剩的竞争对手。
如今这位三哥陪伴御驾,成了离皇帝最近的人。
难保他不会在皇帝的耳边,说自己的坏话。
天长日久,久口灼金,李泰真的有些担心,父皇还朝之日,自己到底能不能登顶太子之位。
因此,这些天来,他在长安呆着,也没少动自己的小心思,联络朝臣,许以将来,与他们尽可能的结成利益共同体。
这就是他这些天来在长安城所取得的重大成果。
如今,不管是在六部,还是在九寺,都遍布了魏王府的同盟和党羽。
就算蜀王李恪真的沙场建功,回来跟自己争东宫之位,也没他想象的那般容易。
“陛下班师凯旋,不日即将回到长安,王爷就要入主东宫,成为一国储君?王爷说说,这是不是大大的好消息?”谯国公嬉笑颜开,就等着李泰上位,他好以辅国重臣的身份,捞个同平章事的宰辅当一当。
李泰闻听此言,也颇为惊讶。他原本以为,这场仗至少要打到明年开春。
没想到才不过短短五六个月,父皇就班师回朝了。
如此军机大事,他却不是第一时间得知,可见谯国公这老家伙,消息比本王还要灵通啊。
“哦,父皇得胜班师,这么说,高句丽国已经灭了?”
“没有,论仔细论起来,只灭了三分之一。但此役陛下以少胜多,斩获颇丰,也算是名符其实的大胜。王爷镇守京师,稳固后方,也可谓大功一件。陛下回京之后,老臣再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,想必王爷入主东宫之事,十拿九稳。”
谯国公柴绍喜形于色,极尽恭维之辞。
李泰笑道:“恐怕不尽然,关中义军效命辽东之事,咱们就处理的欠妥啊。”
还不是你个老家伙,贪得无厌,险些误了本王大事。如今还敢恬不知耻的在本王面前邀功?
即使父皇回来不追究你的责任,本王上位之后,也定然饶不了你。
“王爷多虑了,以老夫对陛下的了解,陛下一定不会因为这些许小事,就怪罪于王爷。何况王爷也是同意这些义士们前往辽东的嘛,还没花费朝廷一文钱,就把一万个瘟神送到了前线。恐怕陛下夸你还来不及呢,怎会责怪王爷?”
谯国公以为,皇帝能够容忍他的小手段,就能够容忍未来储君偶尔的疏漏。
李泰听了这话,颇为受用,心里的疑惑稍解。
以往的经验告诉他,父皇的确有容人之量,不会因为一件事,就将人一棍子打死。
当年太子李承乾犯下了多少过错,父皇不还是一味的死保?
直到太子犯下谋逆大罪,才最终问责,废了太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