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到了这种地步,父皇仍然记挂着父子之情,并没有对废太子痛下杀手。
再加上父皇身边,还有舅舅长孙无忌。
为了长孙家的荣宠不衰,舅舅一定会竭尽全力,扶保自己上位。
上次关中义士投军之事,闹得沸沸扬扬,最终却平静收场。
父皇不仅没有深责自己,反而亲书手诏一封,对他进行了嘉奖。
但舅舅长孙无忌却来信斥责自己,告诫自己今后要谨小慎微,再不能闹出什么乱子。
舅舅的信使几乎与父皇的信使一同入京。
李泰接到两人的信件之时,还对自己这位亲娘舅大为不满。
“就连父皇都对我赞赏有加,你却一味斥责,显然是对我还有所怀疑。生怕本王误了你长孙家的前程。你名为保我,实则还不是在保你长孙家的荣华富贵?大家相互利用罢了,你若想驾御本王,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的好。”
李泰的脑海中,再次回忆起那个令人不快的夜晚。
那晚他整晚失眠,耳边不断回响着父皇的嘉奖之辞与舅舅的斥责警告之语。
这种令人煎熬的日子,终于要到头了。
种种迹象都已表明,自己入主东宫的日子已为时不远。
“前线的军报中,可有提及蜀王李恪的名字?”
虽然如此,李泰的心中,仍然惦记着自己这位三哥,并在心里祈祷着,他千万别在高句丽前线立下什么大的功劳。
“这个嘛,从未听说。军报中只点明了襄国公在此役中的功劳,神机营再建奇功,以极小的代价,屠灭了高句丽军队十万之众。这个人今后在朝廷的地位,定然不可小觑,陛下有机会,还要多与他亲近亲近才是。”柴绍提醒他道。
魏王心下暗自告诉,心想你这老家伙,终于说了句人话。
襄国公的神机营,近些年来风头正劲,恐怕将来会成为御前的一支利器。
军言若是有了这位国公爷相助,抵得过十个谯国公。
谯国公在军中威望虽盛,却只是众将看在父皇的面子上,敬他三分。
真到了择主而事的地步,恐怕谯国公的话也没有几斤份量。
反而这具襄国公家大业大,神机营又是他一手创办。只有他懂得火枪兵为主的战略战术,听说那些火枪手对他奉若神明。
李泰丝毫也不会怀疑,襄国公大手一挥,神机营将士们定然会赢粮而景从。
关键是陛下对此人毫无忌惮之心,反而把妹妹长乐嫁给了他。
这样拥有实权的皇亲国戚,真是自己目前所缺。
听闻蜀王李恪却未在战场上立功,李泰的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。
“越是这种时候,咱们越得小心谨慎才是。还请姑父对朝政之事多加照应,并做好迎接父皇回京的准备。切不可再出什么纰漏。”
“王爷请放心,老夫定当尽心竭力,为王爷把好这最后一关。老夫还等着王爷入主东宫之日,能为柴家后辈谋一个好前程呢。”谯国公讨好似的说道。
李泰嘴角微微小翘,轻轻点头道:“这有何难?只要姑父肯帮我,他侄他日自当投桃报李,不敢忘记姑父今日之大恩。”
送走了这个见风使舵的老家伙,李泰长出了一口气,正准备回书房去,却见管家急匆匆的跑了进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