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爷,王爷,不好啦……”
老管家气喘吁吁的跑到李泰身前,一手扶着膝盖,一手指着外面,说道:“王爷,外面一下子来了好多官员,都带着厚礼和拜帖,嚷嚷着要求见王爷。这可如何是好?”
“来了多少人?”李泰会心一笑,定是谯国公这老家伙,出门四处宣扬,把陛下要回京的消息散播的满城都是。
这些官员一定是嗅到了未来东宫之位的气息,提前到本王这里下注来了。
他们多半不是诚心堵我赢,等到蜀王李恪回京之日,恐怕他的府门口,还会出现同一批人。
来得越草的墙头草,根基就越浅,所以,他们就必须关于投机取巧,关于逢迎。以做好万全之准备,只有如此,将来才有可能旱涝保收。
这些人的支持虽然微弱,却聊胜于无。如果自己拒绝了他们,岂不是要把他们推到蜀王的名下?
本着多一个朋友,就少一个敌人的宗旨,李泰从容说道:“你去告诉他们,礼就不用了,贿赂亲王的罪名可不小。让他们把礼物留下,人就可以进来。谁要是敢带着礼物,立刻把我给本王叉出去。”
“诺,”老管家诧异的瞪了王爷一眼,不敢有异意,立刻便调头出了王府大门。
不一会,魏王府府门大开,府门口的街边上,只留下了堆积如山的礼物和看护礼物的侍从们。
百官却鱼贯而入,一见到魏王,便是一通滔滔不绝的赞美之辞。
什么两袖清风,高风亮节,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……
吹得李泰晕晕乎乎的,不知今夕何夕。
作为文人,李泰是喜欢被人恭维的,这一点他从来就没有反对过。
他认为喜欢被别人恭维并不算是什么坏事,就连父皇都是如此,当魏征批评他时,他也同样会恼羞成怒。
因此,与这些官员们结交,让他如鱼得水,很是快活。
与这些人搞好了关系,自然就能做好任何工作。
到自己用他们的时候,也能更了解每个人的专长。
李泰一高兴,就决定大宴宾客,留下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等父皇回来的时候,自己的行为就要收敛起来了。
不趁这时好好的为自己活一把,自己将来当上了太子,当上了皇帝,还能有此刻这样的心境吗?
此刻的自己会为了别人的几句恭维和赞扬,就喜不自甚,当上皇帝后的自己,一定有更深刻的喜悦,也就不需要这些浅薄之喜了。
李泰是一个懂得享乐的人。
当夜就在魏王府中大摆宴席,宴请了朝廷上下几乎一半的官员。
是夜,魏王府中丝竹绕梁,歌舞窈窕,好一座彻夜通明,富贵荣华的亲王府第。
而长安城外的官道上,却悄悄奔来一支百人小队。
轰隆的马蹄声,在寂静而深沉的夜色中,显得格外突兀。
这支百人小队中,几乎所有人都穿着清一色的十六卫将官的服色。
成纵列两行,拥簇着中间的三个人,向前急奔。
人马很快就到了长安东门春明门的脚下,帝京门户,岂容宵小之辈犯夜?
守门的将士们很早就听见了这支马队轰隆的马蹄声。
他们本以为这些人是远方的行脚商,准备在城下通宵等待,好在明天清晨,入城去赶早市。
这种情形平时极为常见,倒不值得大惊小怪。
但令守关士卒们惊奇的是,这些商人竟然敢夜叩帝京门户,这还了得。
今年,无法无天的人是越来越多了。